》》》QQ交流群:231426496
》》》2014年1月福建“两学”考试时间及报名
》》》2013年福建两学考试专题
2013年10月福建两学(教育学)预测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教育学(小学、幼儿园卷)
一、单项选择题。
1-5 A B B A B 6-10 B B C A D 11-15 D B D B B 16-20 C A B A D
二、填空题。
21.前制度化 制度化 非制度化 22.教育即生活 23.文化知识 基本素质
24.两条腿走路 25.平等 互相促进 26.教育 个体的实践活动
27.教科书 28. 洛克 华生 29.多样性 灵活性
30. 儿童权利公约 31. 学校教育 32. 多样化
33. 进程安排 34. 设计教法 35. 引起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
36. 间接 37. 说服 38.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39. 第二课堂 40.自我教育
三、简答题:
41. ①P33②P35
42. ①P61②P45
43. ①P73②P85
44. ①P110②P131
45. ①P136②P15
四、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6.①P68-71 ②P51
教育学(中学卷)
一、单项选择题。
1-5 C A A D C 6-10 C C B D B 11-15 B A C D C 16-20 D C C C B
二、填空题。
21.《大教学论》 22.学生的经验 23.教育资本储藏量
24.自我意识 25.具体与抽象 26.强制性
27.研制-开发-推广 28. 有指导的学习 29.目标明确
30. 社会规范个体化 31. 学校教育 32. 教学论
33. 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34. 人格 35. .教科书
36. 价值成分 37. 非认知因素 38.人身安全
39. 学习的主体 40.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简答题。
41.问题1:(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分)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2分)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1分)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1分)
问题2: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3分)
它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分)
(2)遗传素质的差别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1分)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1分)
42.问题1: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3分)
其实施步骤(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2)搜集信息; (3)组织材料;
(4)分析资料; (5)报告结果。
问题2: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分)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2分)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分)
43、问题1:
贯彻直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问题2:
列举出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的若干特征。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44、问题1: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问题2: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45、问题1:
1)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问题2: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四、论述题。
46.问题1:
46.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具有由这样几个方面构成:第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第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围绕教师专业素养要求,对目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考试内容的合理性与否,提出考生的观点并给予分析,提出改进建议。(5分)
问题2: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①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内容;②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确认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协调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